10月29日,第七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在我校举办,校长谢尚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与地区49名专家学者相聚我校,交流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研究成果,探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民族文化和历史问题。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周建新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学者认真听讲

华人华侨研究讨论

学术交流研讨

谢尚果校长致辞

周建新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继焦教授讲话

谢尚果校长向出席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自2003年开展以来,我校依托民族研究中心和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众多招标课题。其中《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课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不断鼓舞学者研究中国与东南亚民族文化和历史,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各民族的和平与发展,为构建和谐亚洲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谢校长表示,此次论坛在我校举行,有利于提高我校对外学术交流水平,壮大我校学术队伍,为我校民族学学科发展积累学术成果。他希望我校学者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者的学术交流,汲取学术营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表示,各国民族文化在互信与交流间共同成长,彼此繁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学者需营造具有共享性的学术共同体,建立中国与东南亚互联、互通、互信机制,提高亚洲学者学术水平。他希望专家学者在研究本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与东南亚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研究其他各国历史文化,看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性,关注中国与东南亚民族文化互动关系的现实与未来。
学术交流研讨会上,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周芳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硕士黄曼凌分别对《马来西亚小学华裔学生学习马来语的困境》《粤语语码混用现象初探》进行论述,分析语言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理工学院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周子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成汉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祁美琴等各国专家学者分组汇报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教育、语言文化研究成果,交流探讨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后裔、中国与东南亚瑶学研究等学术问题,对比解析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
闭幕式上,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祝家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赵永胜教授和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明龙分别就分组研讨情况进行汇报,并建议研究者从华人的多样性、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跨国民族和东南亚民族历史的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王柏中教授总结,第七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的举办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学者的学术交流,增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谊。
本次论坛由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东盟学院协办。此前,论坛已在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地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反响。(编辑:罗芳桃 校对:刘敏娜)